E小说 > 科幻小说 > 修仙下岗后我成了第一姑姑 > 第17章 下岗倒计时4-世事2

没了金蛋的强力加持,寒池格外难熬。那种让人五脏俱颤的冰冷汹涌袭来,一波还比一波更加凌厉。

        经过一天一夜热池的浸泡洗礼,虞真对冷热变化的感觉已经被放大了,她努力让自己集中精神去看留影,但还是经常被寒意所干扰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时拯救虞真的是一个关于情爱的故事。她从前的感情经验虽不至于匮乏,但也只能称为简单,所以对这种故事非常感兴趣。

        故事的主角叫做如娘,是个偏远小村里的姑娘。如娘家里父母双亲俱全,但过得很是清贫。

        小时候,如娘很喜欢跟她娘去逛大集,因为那儿有很多好玩儿的好吃的。后来如娘不爱去了,因为每次她想要什么,她娘就会说:“如娘呀,不能买,咱家没那条件儿啊。那什么什么,多贵啊,以后呀等你有钱了你想买多少买多少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如此,如娘听得多了,也就不再抱什么希望了。只是她想不懂,为何稍有一点钱爹就可以买下酒菜来吃,就没有多余的给她买根新头绳儿,大概是小孩子的需要在爹娘眼里是无关紧要的吧。

        她家和别人家不一样,这是如娘从小就知道的,她不能跟别人比。很多时候如娘心里是自卑的,为此她还跟她娘吵过几次,只是后来都无疾而终。

        如娘的爹开始是在本村儿找活儿干,后来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,据说是能多挣钱,可如娘看来,每次寄回家的钱也并没多出很多。

        如娘爹一走就是好几年,这期间她娘独自支撑一家,还要照顾老父老母,对如娘就疏忽了些,经常是放养,任其自生自灭。而如娘的胆子也愈发小了,性子长得很是怯懦,到底是没有爹在家的孩子。

        后来如娘长大了,长成了一个十分漂亮的大姑娘,针线手艺学得好,人也勤快聪明。她和一群绣娘一起做活儿,倒也能贴补家用。

        和她一起的绣娘有一个姓张。张绣娘的堂哥张盛有一次来给她送东西,见如娘清丽婉约,便欢喜上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此后,张盛经常来找如娘。他有时给如娘带来街上最时兴的点心,有时给如娘送一根精致的小簪子,都是如娘从来没有过的好东西。虽不值大钱,但如娘自己是不会花钱去买这些的。

        一开始,如娘也没想好到底要不要和张盛在一起,但日子久了,如娘就投降了。还从没有人对她这样好过,经常对她表露出关心,还送她这么好些东西。

        如娘一门心思陷了进去,觉得自己就是世上最幸福的人,而张盛也承诺,以后就在这儿开个买卖,娶了如娘,和她永远在一起。

        可是,张绣娘没告诉如娘,张盛虽然家境不错,但最是花心,用施些小惠的手段骗过不少姑娘。

        如娘头脑发热,幻想着和张盛一直在一起过日子。她开始事事为张盛着想,也会满足他的所有要求,连张盛让她去他的宅子里过夜,她也答应了。如娘没想过,若是张盛真心爱护她,想娶她,怎么从不和她讲他家里的事儿,不讲父母对他的安排,不讲他以后的打算,也不说这宅子不是买的而是临时落脚租的。

        过了一阵儿,张盛不再出现了,如娘去那宅子找人也找不见。看门的说,租户走了正重新招租呢。如娘问张绣娘,她只说堂哥回老家去了,来这儿只呆几个月。如娘傻了!她想责怪张绣娘怎么不告诉她,但再问这些也没有意义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失魂落魄地回去,如娘连做绣活儿也不能集中精神,后来连活计都丢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时下虽然民风开放,可到底她也受了不少闲言碎语。回到家里,如娘抱头痛哭,整日以泪洗面,悔恨不已。过了一年多,才从这件事儿中走了出来。

        ……

        虞真看到这里,心里怪难受的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如娘真是可怜。从小苦着长大,眼界不宽,爹娘对她也不怎么疼爱,更不用说教她自爱了,养得她自卑怯懦又容易相信人。旁人给一些小恩小惠,就觉得是天大的疼爱,开始为对方掏心掏肺,不想人家只是玩玩儿而已,自己却被骗得好惨。

        虞真一阵唏嘘。也许出身和眼界暂时是没办法改变,但学会自己爱自己,真是姑娘们一生必学的功课啊!

        人只要自己爱自己,就不会给别人轻易伤害的机会,至少能少受不少罪。在同情如娘之际虞真又想,要是有机会,还是得多看看这世界,多看看不同的人是怎么生活的,实在不行也可以读些书,毕竟没有见识委实让人太吃亏。

        故事没有再继续写如娘以后的生活,但虞真想她既然有勇气走出来,应该会好的。就像生了一场病,好了之后日子仍然会恢复健康。吃一堑长一智,如娘今后应当不会再轻易在情爱上吃亏了吧……虞真想到这儿,突然觉得身体回暖了一些,原来是金蛋跑到热池里吸收了热量,然后又飞来暖她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虞真摸了摸蛋壳,对它说:“谢谢你呀,你真是一颗好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蛋收到夸奖开心地在空中转起了圈儿。不过这样叫起来有些怪怪的,要不就给蛋取个名字吧。虞真觉得,既然它这么喜欢热池,也不怕三味灵火,不如就叫阿焱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以后你就叫阿焱,好不好?你喜欢这个名字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叫阿焱的蛋“点点头”,快活地绕着虞真飞。虞真看它这么活泼,被冻住的僵硬和疼痛似乎也减轻了,唇边溢出一缕笑意。

        屋内,留影继续播放着,是虞真和阿焱私享的天地。专注的虞真没发现,刚才曾有人在院墙外说话。

        一个弟子提了只木桶,匆匆来到院外。他伸手要打开院门,却被人拦住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太师兄,你拦我做什么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没什么,柳师弟,我这不是看你这么急,怕出什么事儿嘛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嗨,能有什么事儿,师父命我来给热池添药。师兄你别拦我,我这还有别的活儿呢,得赶紧回去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哦,这样啊,既然师弟着急那就先回吧,我来帮你添药就好。添完药还要看着药效被吸收,多耽误时间啊。我今儿正好有空,师弟你去忙吧,我帮你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既然这样,那就麻烦太师兄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姓柳的弟子走开后,“太师兄”提着药桶走了,他并没进院子,而是朝反方向去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虞真一点儿也不知道自己差点就要被发现了,此时她正在看下一个故事——路财主的两个女儿。

        故事里的路财主家是远近闻名的富裕之家,他家有两个女儿,都到了婚配的年纪。大女儿路澄性子强,不愿路财主给安排婚事,要自己挑丈夫,路财主疼爱女儿便答应了。小女儿路静性子软,从小天真烂漫,对婚事没什么想法,路财主就费心寻了几个人选让小女儿来挑。

        路澄隐瞒了自己是路财主的女儿,在镇子上租了房子,特意想挑一个不图财的人。她现在有两个人选,一个是姓刘的书生,一个是姓李的药铺学徒。刘书生很会哄她开心,每次和他交谈路澄都会被逗笑。他说路澄是他的心肝宝贝,他会用余生来珍惜。李学徒看着有些拘谨,木呆呆的,只会到家里做点饭,扫扫院子。

        路澄家又不缺做饭、扫院子的人,她便把学徒拒绝了,专心和书生交往。一开始,两人情浓意蜜,常约着一起出去。

        去看云山寺的桃花,书生说路澄人比花娇。去游船南湖,书生说与美同游。去哪儿他都有一篮子的甜言蜜语等着往外掏,路澄很喜欢。

        只是后来路澄发现,刘书生并非什么时候都会说好听的话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们在一起久了,刘书生开始显露出自己的脾气。他们还没定亲,刘书生就想让路澄去伺候他生病的老娘,帮他凑钱给妹妹准备嫁妆,还想路澄帮家里干活儿。路澄拒绝了,刘书生就说了很多难听的话。而且,有时候刘书生在外面受了气,又恰好路澄没有哄他,他就会非常严厉地指责路澄,说路澄自私不懂事,好像原来那个会说好话的人已经消失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时候路澄已经不太想跟他在一起了,她真是受够了。平时在家里谁敢给她气受,这个刘书生简直不知好歹。可是后来刘书生跪下来哭着求路澄不要走,几次三番地向她忏悔,保证自己今后都会好好待她,路澄就有些犹豫了。到底心没有那么硬,她打算下次刘书生再来求她,就答应了他。可是,刘书生再来的时候,没有再求她,只是跟她说了句“你别后悔”。

        路澄回到了自己家,她决定把刘书生抛在脑后。

        房子租期到时她回去处理了一下,那时她听说刘书生来找过自己。她不会再接受他,只是好奇没了自己他过得怎么样,偷偷去了书生家附近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一去可不得了。原来刘书生已经娶妻了,那女子已经住在他家里,甚至肚子都鼓了起来!这才分开多久啊,这算什么!

        “呸,还来招惹我,真是无耻!”路澄骂了一句,转身就走,再也没打听过刘书生,她还特地叮嘱原来的房主和邻居不要说自己回来过。

        看完大女儿的故事,虞真这才认识到感情的事真是太复杂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原来人与人相处,嘴里说的和实际想的并不一定一样,要仔细辨别。而且,既不能只听人怎么说,也不能连听得时间都太短。

        那刘书生开始时甜言蜜语,后来却暴露出真实的样子,可见没人能一辈子只说好话,要看人说难听话是什么时候。

        此外,刘书生都已有了怀孕的妻子还想出去勾搭人,口口声声的忏悔保证,皆不是出自诚心。

        虞真觉得路澄做得很对,既然看出了刘书生不是好人,就绝不再与其藕断丝连,她都想为路澄拍手鼓掌了!接着,她又去看小女儿路静的故事,完全忘记了时间,寒冷的感觉也没那么强烈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路财主给路静选的人都是他认为年轻又上进的小伙子,倒不拘于什么家境。他想得很简单,要是对方家境好,门当户对是挺好的,要是对方家境不好,只要孩子有出息就行,毕竟他家也不缺钱财,只要女儿过得快乐就好。

        路静在几个年轻人中一下子就挑中了苏沉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个苏沉生得浓眉大眼,高大微胖,是个长相端正又讨姑娘家喜欢的样子。只是苏沉家里远在天边,是只身出来闯荡的穷小伙子,凭着自身好学上进,才得以在路财主家的镇上生活。

        路静挑了苏沉后,路财主不动声色地考察了许多,见此人人品没有问题,才为这桩婚事做了主。苏沉没有家人,本身又穷,而路家没有儿子,因此苏沉入赘了路家,改名路沉。

        路沉在路财主的帮助下,慢慢地学了些生意上的事,在家里也能帮衬上不少事。而路静欢欢喜喜地过着小日子,倒也没什么烦恼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路沉的日子却并没有那么好过。因是入赘的,平时在家常是恭谨低微,就连对着路静也很没有底气,从来都是温声软语,不敢说一句大声话。没有根基就立不住,常常是路财主说什么就是什么,路沉从不敢反驳。只是过日子哪能没有矛盾,每当这时候路沉总是忍气吞声,甚至还要被下人说三道四。

        一晃十年过去了,路澄嫁了人生了个女儿,路静也育有一子一女。路沉学会了做买卖,自己在外单独开了一些生意,现如今也是走到哪儿都被人敬着的财主,不用靠路家这颗大树也能活得很好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一年过年,本来是全家欢聚的日子,路沉却提出要和路静和离,把名字改回苏沉。苏沉的理由是路财主为了做大买卖,没经商量就将他的一间大铺抵押给了钱庄,而路静的反应是苏沉是在外头有了人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两人说辞不一,但最终是和离了,苏沉连孩子都没要,只带着自己名下的几个铺子出了户。后来路静找过苏沉,见他和以前一点儿都不一样了,整日过得好不快活,根本就不想她和孩子,也就不再念着他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虞真一开始还以为路静会过得很好,可看到现在却不这么认为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虽说十年来路静没经历什么波折,但她和苏沉的不对等一直存在。苏沉在路家不自在,憋屈,束缚,这种关系时间长了,自然就变了味儿,路家对于苏沉来说不再是当初那个让他成长给他资源的金窝,而是变成了一个牢笼。

        看来,感情中的双方最好是平等的。即便是外在的条件实在不一样,至少内心需要是平等的,不然时间久了是会出问题的。

        虞真看完这两个故事,还有些意犹未尽,只是阿焱又来提醒她,看来是泡寒池的时间已经足够了。她爬出池子,发现身体有了神奇的变化……

(https://www.eexsw.com/71734/31013233/)


1秒记住E小说网:www.eexsw.com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eexsw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