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小说 > 科幻小说 > 兰为王者香 > 第5章 稀世知音

“原来如此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鬼兰表面上波澜不惊,但心里依旧十分诧异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从未见过如此夜深还在漫步在外,希望与自己探讨琴曲的闺中少女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不过,姑娘应该并非我牡丹城之人吧?牡丹城的女子,不管发生什么事,是从来不会在太阳落山后出街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小女自然不是牡丹城之人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丹若微微抬头看向鬼兰,顿了顿,继续说道:

        “不知公子是否听闻东江决堤一事?”

        鬼兰稳稳地迎上丹若的目光,嘴上并未回答,但眼里却似有万语千言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小女曾于书中读过,花国王室向来励精图治,国王勤勉为政,爱民恤物。可我鸢尾城受灾已久,城主一次次上书灾情,折子拟了一封又一封,皆无回应。城里人民诉求无果,只得扶老携幼逃出鸢尾城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小女真的不懂,书中所述那般的王室与国王,为何能够对这一封封声声血泪,句句悲鸣的折子坐视不理,能够置重大灾情与百姓生死于不顾?”

        鬼兰听罢,微微一笑,不慌不忙地开口道:

        “尽信书,不如无书啊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我泱泱花国,土地辽阔,无奇不有。史书上没有记载的,那可真是太多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姑娘可知有权编纂史书的都是何些人等?所谓史书,不过是取悦王公贵族们的赞赋和颂词罢了。而真正的历史,只怕是早已淹没在时间的长河中了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鬼兰语气还是那么轻轻柔柔的,但却透着无限的感伤与悲怀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可小女曾在史书中学到许多圣贤之理,也实在是想不到,那书中所说,如何能以偏概全,夸大其词?又如何能挂一漏万,弄虚作假?那些白纸黑字,不都是无法篡改的既定事实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丹若眉头轻蹙,对于鬼兰所说感到有些疑惑和不解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白纸黑字?既定事实?是黑是白,不是全仗仰纂史人手中的那支笔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鬼兰轻轻一拂袖,背过身去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看来姑娘虽对读书颇有兴趣,却从未真正了解过花国半分啊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丹若望着鬼兰有些寂寥的背影,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回答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这半夜三更的,姑娘独自一人光临这万馥阁后堂,不是为了‘赏花’,却是为了与小郎一起探讨政事来的?”

        鬼兰嘴角微微扬起,又是一拂袖,转过身来,眼里再次闪烁起星光点点。

        “‘昼听笙歌夜醉眠,若非月下即花前。’姑娘光论政事却不‘赏花’,切莫等到老病时,方觉负了春来二十年啊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呵呵,公子真是说笑了。方才觉得公子太过轻薄,所以有意讲了一些不中听的话,还望公子见谅。只是希望公子能够明白,那些话其实并非小女本意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公子的琴艺精湛无双,能真正把自己的灵魂跟琴融为一体。有时候生而为人,并不便多语,只有当自己成为琴的时候,才敢言平时所不敢言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丹若回想起鬼兰那清澈优美却带着阵阵忧愁的琴声,突然有些莫名的恻隐之感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小女虽然不知公子曾经历过什么,但那一定是一种无法逃离,苦闷而又压抑的生活吧。对于这样的生活,你的琴声,便是在绝望中却又等待着希望的呐喊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丹若静静地看着鬼兰,一字一句地,真诚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。

        鬼兰眼里的星光刚刚亮起,却倏地又熄灭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但这次,他的眼里不是平静淡然,而是一片黯淡无光的深渊。

        在那片黯淡无光的深渊里,残破又锋利的记忆碎片疾速纷飞,转瞬即逝。

        一片一片,深深地划在鬼兰的心上。

        眼前这姑娘是真听懂了他的琴声。

        到底有多久没有遇到这样的人,一个能静下心来认真听他弹琴和说话的人。

        说起来是人人意往神驰的万馥阁第一花郎,实际上,谁不是低看他一眼呢。

        大部分的客人,都是对他颐指气使,百般玩弄,用金钱,地位和暴力威胁他,强迫他满足自己那些变态的私欲和癖好。

        偶尔有几个说要和他一起交流诗词歌赋,琴棋书画的客人,也不过是附庸风雅,给“赏花”找个漂亮的遮羞布而已。

        而那些真正有才华的文人墨客,打心眼里就看不起花郎这等职业之人。

        别说认真听他说话弹琴了,就连正眼都不会瞧他一下。

        也是,一个花郎而已,又需要什么尊重和理解呢?

        鬼兰不禁惨然一笑。不过是到死也逃脱不了的命运罢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就算是这样,他也依然存着几分念想,就像丹若所说,在绝望中却又等待着希望。

        若不是今夜遇到这个姑娘,他应该很久都不会回顾起那些黑暗又忧伤的过往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待到那些纷飞的记忆碎片渐渐消散,鬼兰的眼中又恢复了一片平静淡然。

        但这一次,多了些许如水般的温柔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小郎媚世鬼兰,万馥阁上一品花郎,敢问姑娘芳名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小女子书丹若,鸢尾城沁芳楼前琵琶乐师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丹若看着鬼兰那一双温柔如水的眸子,也同样温柔地回答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姑娘可是前翰林学士承旨,子书大人之女?”

        鬼兰一听见“子书”两个字,还没等丹若说完,就匆忙地打断了她。

        那如水眸子里旋即又闪烁起点点明亮的星光,语气也开始变得欣喜与激动起来。

        听完鬼兰的问题,丹若感到有些别样的惊讶。

        一直淡定从容的鬼兰,为何会因为听见一个姓氏,就突然变得如此焦急与迫切?

        “家父名为子书上遥,在小女出生不久后便去世了。他生前不过是个爱看书的茶商而已,至于公子所说的翰林学士承旨,小女不过一介布衣,如何能高攀得起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噢。原来如此。”鬼兰听罢,心不在焉地应了一声,然后静静地转过身去。

        他眼里的星光尽数暗淡下来,声音里也是满满的失落与惆怅。

        那“子书”二字,如星星之火一般,将鬼兰沉寂已久的内心点燃后,却又倏地熄灭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前翰林学士承旨子书菘蓝,一生清正廉洁,脂膏不润,是远近闻名,人人爱戴的一代良吏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也曾是鬼兰年少时的恩师及挚友,私底下两人更是情同父子,惺惺相惜。

        可惜命途多舜,子书大人在年过半百不久后,便被朝廷奸恶所栽赃陷害,扣上了矫诏之罪名。

        承旨府上上下下百余人,不管男女老少,皆处以株连九族之刑。

        鬼兰之所以忍气吞声,苟且偷生般地继续留在万馥阁,完全是为了借职业之便,周旋于无数朝廷重臣与王公贵族之间,搜集消息,打探情报,盼望有朝一日能找到足够有力的证据,为子书大人报仇翻案,沉冤昭雪。

        没曾想时隔多年,竟遇上又一个拥有子书之姓的人。

        但众所周知的是,子书菘蓝之家族,是整个王室乃至花国民间唯一一家姓子书的。

        若眼前这姑娘并非子书大人之后,那就必然应该是异国女子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可她说过自己是来自于鸢尾城,而且衣着打扮都如此有花国特色,论外表,跟一般的花国女子并没有什么区别。

        但她那眼神中的坚毅,执着与勇敢,以及嘴中那字字珠玑,句句在理的言语,是鬼兰在一向温驯谦卑,柔弱忍让的花国女子身上所从来不曾发现过的。

        不管这姑娘的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,她都一定不是一个简单的姑娘。

        想到这里,鬼兰的眼中又闪烁起了点点光芒。

        他的直觉告诉他,把这个姑娘留在身边,以后一定会有派的上用场的时候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丹若姑娘唤我阿兰便好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鬼兰轻轻转过身来,微微一笑,然后慢慢走到丹若的身旁,风度翩然地行了一个礼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阿兰深知姑娘无心‘赏花’,但姑娘既来我万馥阁,便是我阁尊贵的客人。既是客人,阿兰便理应尽到上一品花郎的职责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那声音淡淡的,柔柔的,不带有一丝波澜,如同一阵温暖的清风,缓缓地拂过丹若的面颊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姑娘既是从鸢尾城而来,今夜许是应赴哪家客栈歇息吧?阿兰于牡丹城待了十几年,路自然是很熟了。不妨让阿兰送姑娘前去如何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那就有劳阿兰公子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丹若一边答应着,一边跟着鬼兰轻盈的步伐一起离开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浓浓夜色中,鬼兰头上的发带银光闪闪,如同明灯一般,照亮了他身后一道长长的小路。

        丹若静静地走在鬼兰后面,看着他高挑纤长的背影,竟有些出了神。

        怎么会有绝美到这种地步的人?

        不说那令人灵魂发颤的样貌和声音,就连走路的姿态,也都如此轻盈优雅。

        一步一步踏在石板小路上,那么轻,那么稳,几乎没有一点儿声音,如同行云流水一般。

        一阵风吹过,鬼兰雪白色的衣角便轻轻地飘扬起来。

        远远望去,好似一株漂浮在半空中,苍白而奇异的花朵。

        丹若沉浸在眼前这一幅唯美又宁静的画面里,不知不觉,那些数月以来积攒在心中的悲愤与沉重,竟然慢慢地开始消散开来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丹若这名字着实是好听啊,想必令尊与令堂应是十分喜爱榴花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鬼兰一边走着,一边侧过头跟丹若说着话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听养母莞娘说,小女的生父生母都十分喜爱榴花。以前鸢尾城家中的院子里,种着一棵很大的石榴树,树上开着好多像火一样红的石榴花。生母曾经总爱盯着那些花发呆,一盯就是好几个时辰呢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丹若说着说着,不知不觉,心情已经变得越来越轻松和愉悦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听说生母就爱那种红得不能再红的花儿,可小女却总觉得俗气了一些。不像阿兰公子这样,形貌似兰花,衣着也似兰花,身上有兰花香,连琴声也是如兰花般清幽脱俗。在小女看来,兰花可是比榴花雅致多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突然被这么真诚又直接地夸赞,鬼兰有些惊讶,但又不自觉地轻声笑了起来。

        在这苦闷而又压抑的生活中,他已经忘了有多久没有这样真正地笑过,又有多久没有遇到这样一个可以简简单单聊天的人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一切,都是如此的难能可贵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姑娘谬赞了。榴花团团簇簇,红红火火,如此幸福美满的花儿,怎能被称为俗气呢?而兰花虽看似高雅,却总是独生于空谷之中,无人赏识,自生自灭,一辈子都是悲苦孤寂的命运。身为兰花,应该更羡慕榴花才对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‘凌云劲竹真君子,空谷幽兰绝美人。’兰花虽孤独了一些,可形貌着实甚美。谁说形貌之美,不算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幸福呢?”

        丹若一扭头,一双明亮而又智慧的眼睛定定地看向鬼兰:

        “所以公子大可不必与小女互相奉承。兰花为雅,榴花为俗,雅俗共赏,各有千秋而已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罢了罢了。丹若姑娘冰雪聪明,伶牙俐齿,阿兰自愧不如啊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鬼兰又是一笑。没想到自己平日里那张能言善辩的嘴,在丹若面前,却也不怎么管用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谈笑间,他们已经行至丹若所住的客栈门口了。

        鬼兰轻轻地转过身看着丹若,温柔地说道:

        “时候不早了,丹若姑娘赶紧歇息去吧。今夜能与姑娘萍水相逢,乃是上天所赐予的缘分。姑娘既然能听懂阿兰的琴声,自然是阿兰值得相交的挚友。既是挚友,姑娘便不必忧虑日后在牡丹城的生活,阿兰定会将一切安排好。明日一早,阿兰自会再来找姑娘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阿兰,谢谢你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丹若一边温柔地回答着,一边抬起头来,静静地凝视着鬼兰那双如清潭,又如星辰,秋波暗送,似有月华流转的眼睛,一时间竟然有些沉醉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明日一早见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鬼兰微笑着告完别,便缓缓地转身离开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他的声音依旧那么轻柔,如同林间枝头拂过青翠嫩芽的微风。

(https://www.eexsw.com/78788/30813787/)


1秒记住E小说网:www.eexsw.com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eexsw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