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小说 > 科幻小说 > 布衣局·白九卿传 > 第7章 空城计

经过三天的奔波,白九卿一行人回到了汉川,进汉川城后白九卿与秦风、岳阳二人辞行,她能做到都做了,接下来就看那个人能不能守得住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自入城后几次与严霄相遇,白九卿便留意观察,此人行事果断狠绝城府深不可测,拿捏人的手段更是了得,定不是一般人。他带的随从虽少但训练有素身手敏捷颇有行伍之气,想来严霄应是朝廷秘密派来处理此事的官员,且身份不低很是尊贵。自己的计划才开始实施,真实身份不能暴露,还是避开风头较为稳妥。

        白九卿让秦风传话,“告诉你主子,把药材尽快送到城中的杨氏客栈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言毕,白九卿驾马离去消失在街角,只余马蹄踏起扬尘飞舞在空中。

        再过一日就是五日之期,沈星云仍未归来。已干旱许久连日不曾降雨的汉川,这天傍晚却下起了磅礴大雨。雨水滴落在地面,空气里瞬时有了蒸腾的热气,空气里都是泥土的味道,这场雨降消了旱暑也降慢了马蹄行进的速度。

        入夜天气微凉,江边芦苇随风飘荡,伸手不见五指迷蒙的夜色里,只能听见翻涌的浪潮和密集的脚步声,昌州军正在登船渡江。荆江本可作为汉川的第一条防线,敌军要是过不了荆江自然攻不到汉川,只可惜汉川刺史监守自盗,如今城中根本没有军力可守荆江。

        汉川城墙上,严霄带人巡查防御装置,秦风跟随在侧。

        汉川城的守备军虽有两千人,可早已腐朽不堪重用,严霄随行的骁金卫只有五百人,沈星云带来的冀州军是汉川城唯一的希望。

        严霄摸着城墙上的灰砖,问道:“秦风,你跟着朕多久了?”

        秦风抬手回禀:“待过了中秋,自陛下任命臣为骁金右校尉便满十年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因为下过雨的缘故夜晚的幸亏格外清澈明亮,严霄轻拍手下的城墙望着浩瀚的星空,“真快啊,十年,他已经走了十年了,而朕也有十年不曾批上铠甲上阵杀敌。”那些本以为可以遗忘和抛弃的人,最后却成了午夜梦回里最难忘记的牵绊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臣以为,陛下一直都在战场未曾离开过。”秦风恭敬道。

        严霄回头看了一眼秦风,曾几何时也有人对自己说过,“阿衍,你的战场不在这儿,你要回到京都去,你要坐稳朝堂之上的那把千乘之坐,只有守住了那位子你才能守住其他战场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如今倒也坐上了那把金色龙椅,可这庙堂穹宇天下百姓,前线冲锋陷阵的战士他真的守住了吗?严霄不再说话,只一下一下的抚摸城楼上的那块灰砖兀自沉思。

        次日一早炊烟刚起,便有斥候骑马急速来报:昌州徐立达起兵反叛了!五万昌州军已于昨夜渡过荆江,现向汉川攻来!

        “沈星云行至何处?”严霄望着墙上的地图问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昨日大雨山路塌陷,沈大人所带的冀州军恐怕还有半日才可到达汉川城。”秦风眉头紧锁地回禀道。

        按原计划只要拖住时间等到援军赶到一切就可迎刃而解,可昨天突然下起的大雨让事情出现了变故。昌州军已过荆江不到两个时辰便可兵临城下,而沈星云的援军最快也要午时才能赶来。汉川城的如今只有两千五百人马,这点人是无论如何也抵挡不住对方的五万大军。危急的军情让气氛变得压抑,就像是被死亡之手勒住了脖子让人喘不过气,大厅里的将士握紧了手中的刀柄安静不语,他们已经做好了与汉川城共存亡的准备。

        沉默片刻后,严霄望着城门内的大街问道:“城门大街两侧的百姓都撤走了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骁金卫的一名将官上前一步抱拳行礼道:“已于昨晚全部撤离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严霄手指一下一下的敲着桌案的边沿,拇指上的翡翠扳指搁在木头上发出清脆的响声,持续片刻后声音消失,像是下定了某个决心,严霄对那名将官道:“好,你带人把骁金卫的旗帜挂在城墙上,让人假扮流民出城,把朕亲临汉川的消息传出去,快去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岳阳,你带几队骑兵和步兵出城门,一字排开,从城外一里地开始往回跑,务必要留下脚印,越多越好,越乱越好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严霄肃重低沉的声音继续响起,“传我令,打开城门,所有人撤出城楼。不听命令擅自行动者,斩!”

        历代骁金卫只听命于皇帝,关于骁金卫的传闻众说纷纭,有人说这是天子的近身护卫队后来成了天子的爪牙,也有人说这是天子亲领的一支军队,有人说是五万也有人说是十万,不过有一点坊间的传闻倒是一致,那就是骁金卫高手如云行事狠辣果决。前御使大夫贪污案、雍王世子案,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奸恶刁民无论官职大小骁金卫都严惩不贷,骁金卫办事如此嚣张的背后很难否定没有皇帝的撑腰,在众人眼中骁金卫所到之处就是皇权所到之处。

        严霄自是知道骁金卫如此名声,所以他要借用骁金卫来震慑敌人拖住时间,今日便效仿前人来唱一出空城计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敌军行至离城门三里地时,每一刻钟敲响钲让金声长鸣,行至一里地时,每半刻钟击一次鼓。”用鸣金和鼓声来混淆敌军的视听,让对方误以为汉川城里正在有条不紊地排军布阵应对敌情。

        鼓声阵阵,昌州军已临近城门。

        白九卿站在高楼上望着大开的城门,不禁感叹于严霄此人的胆量,他这般冒险就不怕那敌将看穿他的计谋,无所顾忌直接杀进来吗?

        白九卿观望着,五万昌州军行至城门下果真停住了,没有马上进城。

        为首的是昌州王的长子徐烨,徐立达还未被封为昌州王驻守荆川时,徐烨便跟随其左右了,刚过而立之年却已是沙场老将。

        来时看到一路的马蹄印和脚印,徐烨猜测汉川应有军队到达,不过看脚印人数不多,大底不会超过一万人,这点人数肯定抵挡不住自己这五万大军,徐烨并不将这点人马放在眼里,果然待自己行至离城门三里处时,远方传来了鸣金撤退的号角,徐烨轻蔑地笑着对副官道:“我倒要看看哪里来的小儿,竟先我一步进了汉川城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等行近至离城门不远处时,对方的鸣金之声换成了行军的鼓声,徐烨意识到不对,立即勒住马,若只是寻常州府守备军行军的鸣金击鼓定不会如此训练有素,城里的军队不简单。

        城墙上骁金卫的在风中猎猎飘扬,黑色底纹上一个金色镶边的“骁”字,这旗帜徐烨自是认识的。

        汉川城的援军竟真如那些流民所说是骁金卫!如若城中是一万骁金卫,那便不可小觑。

        能调动如此多的骁金卫只有龙椅上的那个人,看来他果真亲临汉川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望着空无一人的城墙和敞开的城门,徐烨下令停止前进,如果是萧衍亲征那城里的兵马肯定不止自己探听的人数。如此大开城门,城中必然有诈。

        城门外徐烨下令停止前进!

        “我乃荆川昌州军,应汉川刺史之请前来平流民之乱,还请主事将官出来一叙。”徐烨对城楼上喊话,城墙上鸦雀无声并无人应答。

        徐烨派出一队斥候骑马进城打探消息,黑色的战马奔至城门前突然刹住仰头斯叫不愿进城,马背上的士兵见状心里有些发怵。

        身后徐烨的催促的声音传来,为首的士兵夹紧马背扬鞭一挥,带着人奔进了城里。

        半个时辰后,仍不见有人出来报信,徐烨有些焦躁。

        汉川城此役已筹谋许久,汉川刺史向昌州王借兵镇压流民之乱昌州军借此拿下汉川,这本是十拿九稳的事,如今因为骁金卫的到来局势发生了变化。此时攻进去,若能一举歼灭骁金卫杀掉萧衍那便可一了百了,可若是城中已有大军布局,此时进城不能一举杀掉萧衍一旦失败自己便是弑君,只有死路一条。

        城内大街的巷角,岳阳带着骁金卫的兄弟走了出来,身后的墙角下躺着几具穿着昌州军衣服的尸体。岳阳皱眉看着天色,还有半个时辰便是午时了,沈星云你可得快点赶回来,要不然老子就得交待在这儿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又是一刻钟过去,昌州军派出去的第二队人马依旧没有出来。

        徐烨看着空空如也的城墙和打开的城门,突然想到了什么,让人取来弓箭。

        箭羽破空而出,铁制的箭头直直钉在城墙上那把骁金卫的旗帜上,只听咔嚓一声,旗杆断裂,旗帜应声而倒在安静的城楼上。

        徐烨命弓箭手出列,“给我把所有旗帜射下来!”

        箭雨迎面射向城楼,骁金卫的旗帜纷纷掉落。

        城墙上仍不见任何动静,徐烨左侧嘴角的挂上一抹邪笑,看来这城中的人马并不多,是以才给摆了这一出。

        既然如此便是天赐良机,此战若成则大业可成,徐烨策马向前两步立于阵前喊话,“将士们,如今汉川城已被流民控制,与荆江相邻的汉川百姓们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,我们要歼灭暴徒,解救汉川!”

        徐烨长戟一挥指向城门,“冲啊!”

        一声令下,昌州军攻入城门。

(https://www.eexsw.com/92835/30212870/)


1秒记住E小说网:www.eexsw.com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eexsw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