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小说 > 都市小说 > 医生:给自己做手术,这很合理吧 > 第857章 不当人的速度

  “许医生进来了……”

  杨钰恩还在沉思的功夫,身后的气闭门被踩开,许秋一脸平静地踏入。

  杨钰恩的眼睛瞬间就亮了,目光追随着许秋,一直看着后者穿好手术服,来到台前。

  上午十点三十分,手术开始。

  全身麻醉、双腔管气管插管,患侧肺萎陷……

  完成准备工作后,许秋依次开出一个胸腔镜套管插入口、一个操作套管插入口和一个5~8cm长的胸壁小切口。

  三个开口的位置都很标准。

  胸腔镜套管插入口在腋中线第七肋间;

  操作套管插入口位于腋前线第四肋间,大概在胸大肌后缘到背阔肌前缘的位置。

  胸壁小切口则位于右肺上叶肿瘤的体表标志处。

  嗤嗤——

  很快,许秋便将肺抓钳和肺牵拉钳和开口中插入,随后以抓钳抓住肺组织,将右肺向后下牵引。

  切开肺门上部周围的纵膈胸膜。

  紧跟着,在脐静脉进入上腔静脉的下缘分离纵膈结缔组织,依次切断、结扎迷走神经分支,以及伴随的小血管……

  完成这些操作,右肺动脉主干和右肺上叶尖前段的分支都暴露了出来。

  许秋逐一将尖前段分支分离、结扎、缝扎和切断。

  接着,许秋将上叶向上牵引,中下叶则往下拉扯,将两边肺组织向相反的方向分离。

  在上、中和下叶间肺裂汇合处切开叶间胸膜后,下方出现了三条小血管。

  “这是……右上叶后段的动脉!”杨钰恩回忆着脑中的解剖记忆。

  许秋点点头……杨钰恩果然对解剖有心得。

  这几条血管不好辨认,一般医生还真不一定能猜出来。

  很容易就会和下叶背段动脉等等搞混。

  毕竟,在解剖书上可以轻易分辨出各个肺段,但放在实际中,只看屏幕中肺组织的画面,很难第一时间做出诊断。

  尤其是这种没有明显解剖标记的地方,更难以甄别。

  对这三条小血管做结扎和切断后,许秋继续沿着肺动脉主干做鞘膜内分离。

  这一步,是为了显露上叶后段动脉。

  然而,病人的黏连程度很严重,分离并没有见效。

  许秋见状,不慌不忙地从后侧切断上叶支气管,继而将远端的支气管夹住,向后方牵引。

  杨钰恩原本困惑的眼神立马就聪明起来了。

  她惊愕地望着屏幕。

  术野中,随着许秋牵拉,中下叶缓缓地膨胀了起来,叶间裂一下子就一览无余。

  看清楚后,接下来的操作就没有什么悬念了。

  许秋在在肺门前侧和膈神经后侧,显露右上肺静脉,分离上叶静脉,随后结扎尖、前和后段静脉,加缝扎后切断……

  做完一切准备工作,许秋终于用肺抓钳提起了准备切除的肺叶。

  手术室众人的心情不禁紧张了起来。

  同时心里也在震惊。

  切除肺叶之前,需要结扎、切断各部分的血管、神经和支气管等。

  然而这些复杂的流程,许秋竟然只用了七分钟!

  这个速度……简直是不当人!

  ……

  众人怀疑人生的功夫,许秋已经用橡皮导管绕过肺门,接着导管另一端从胸壁切口引出。

  助手杨钰恩眼疾手快。

  她将导管粗头套在tl60内镜缝合器上,并引导缝合器卡住肺门。

  接着,麻溜地从从缝合器上取下导管,推下卡针,击发缝合器,钉合肺门。

  做完这些,她才小心翼翼地取出缝合器,重新装上钉夹,经切口送入胸腔。

  接下来的操作步骤又回到了许秋手里。

  体内的工作基本都由许秋进行,这是不容失误的环节。

  杨钰恩虽然有天分,却没有到能真正动手术的地步。

  缓缓送入钉夹,在第一次钉合的远端再次卡住肺门,随后第二次击发缝合器。

  咔哒。

  清脆的响声后,许秋从缝合器远端切下肺叶,并且装进了标本袋中。

  这是胸腔镜中最重要的细节之一。

  切下的组织,不能直接取出。

  它上方就有转移癌,中途经过其他组织,难保不会留下复发的隐患……

  确保标本袋稳妥后,许秋又从器械开口引导,将其从小切口中取出。

  当。

  小小的标本袋落在手术托盘中。

  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落在上面。

  托盘里有一个粉红色的物质,这是病人的肺组织,其上还有一个深红色、形状和血栓块差不多的东西,它凝固在粉红色的肺组织之上,基底生长在一块,下方的颜色则逐渐变浅,几乎和原有的肺组织混杂在一起。

  小圆细胞骨肉瘤的转移性肺癌!

  正是右肺上叶肿瘤的元凶!

  “在疾病面前,人体还是很脆弱的……”杨钰恩不禁感慨着。

  毕竟,各种恶名昭著的肿瘤,切下来后不过是一团可爱的小肉球,其实没有多吓人。

  但如果长在身上,却能要人命。

  如果是不懂医学的人,突然见到这么一块小肉球,没有人会把它和致死的骨肉瘤转移性肺癌联系到一块,也不可能想到它有如此严重的危害……

  “继续吧,处理肺门血管和支气管。”

  许秋看了一眼手术托盘,确认切除完毕后,没有停歇就开始了下一步。

  电凝止血。

  随后在内镜打结器和内镜血管缝合的辅助下,一一完成血管、支气管的吻合重建。

  这一步的难点之一,是在错综复杂的病肺中找到对应的血管、神经等。

  但许秋早在手术伊始就完成,此时更多的是精细活。

  把标记出来的血管一一完成缝合就问题不大。

  算是考量耐心的步骤。

  接下来的二十分钟,许秋就盯着屏幕,双手以微小的幅度晃动着,缓缓地将对应的血管、神经和支气管全部缝合了起来。

  接着,再次电凝止血、冲洗胸腔。

  改成双肺通气,做膨胀肺实验。

  随着肺部逐渐鼓胀,支气管内依旧没有出现漏气的迹象。

  看到这一幕,众人才重重地松了口气,心里同时感慨着:不愧是许医生……

  外科手术这一行,是看似最能偷懒,实际上却最偷不了懒的。

  比如缝合血管、神经和支气管。

  在微创的显微镜下,缝合几针,缝合的位置、深度如何,没有人看得到……

(https://www.eexsw.com/96235/22451083/)


1秒记住E小说网:www.eexsw.com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eexsw.com